中医古训名言是中医文化的瑰宝,蕴含着古代医学家们的智慧和经验。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医古训名言:
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 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 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 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 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兢兢业业,廉洁行医,清清白白,热诚做人,争当德高医精之良医。
一个医生,只要活着,就不能忘记伤病员。—— 柯棣华
我要象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国家,贡献给人民!—— 林巧稚
黄牛虽老,余力犹存,霜染鬓华,壮心愈迫。—— 张香桐
古人云,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备急千金要方》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吕氏春秋》
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昨非庵日纂》
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太平御览》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养生要集》
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痢无补法。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疹是太阴风热。
癍是阳明火毒。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31. 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32.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33. 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34. 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35. 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36.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37. 亢则害,承乃制。
38. 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39. 欲求南风,先开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