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恶石 解释:
比喻逆耳而有益的规劝。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牛衣对泣 解释:
形容夫妻共守贫困,或形容寒士贫居困厄的凄凉之景。
出处:《汉书·王章传》。汉代王章为渚生学于长安,生病无被,躺在牛衣中,向妻涕泣、诀别。
曲突徙薪 解释:
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实行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出处:《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仆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仆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仆人嘿然不应。”
集腋成裘 解释:
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未明确记载,但常见于成语词典。
计日程功 解释:
能够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能够成功。
出处:未明确记载,但常见于成语词典。
济济一堂 解释: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出处:未明确记载,但常见于成语词典。
间不容发 解释:
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出处:未明确记载,但常见于成语词典。
见仁见智 解释:
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出处:未明确记载,但常见于成语词典。
缓不济急 解释:
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出处:未明确记载,但常见于成语词典。
及锋而试 解释:
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出处:未明确记载,但常见于成语词典。
诘屈聱牙 解释:
形容文辞艰涩,读不顺口。
出处:未明确记载,但常见于成语词典。
木人石心 解释:
泛指木头刻的人,石头凿的心。比喻人意志坚定,不因外界诱惑而心动。
出处:《晋书·夏统传》:“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下车伊始 解释:
指刚下车,意指官吏刚到任所,比喻刚到工作的地方。
出处:《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日长一线 解释:
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
出处:唐·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诗:“何人却忆穷愁日,日日愁随一线长。”
补天浴日 解释:
女娲补天和羲和浴日;比喻功勋极大,无可比拟。
出处:《山海经·大荒南经》:“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人鼠之叹 解释:
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悬殊,对处境不幸的感慨。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