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的四字词语包括:
不亦乐乎:
出自《学而》,意思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周而不比:
出自《为政》,意思是“君子团结而不偏私,小人偏私而不团结。”
每事问:
出自《八佾》,意思是“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公冶长》,意思是“聪明而且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举直错枉:
出自《为政》,意思是“选拔正直的人,废置邪恶的人,那么百姓就会服从。”
尽善尽美:
出自《八佾》,意思是“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诲人不倦:
出自《述而》,意思是“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五十步笑百步:
出自《梁惠王上》,意思是“自己与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始作俑者:
出自《为政》,意思是“孔子说:‘最初制作俑的人,难道没有后继者吗?’因为俑是人的形象而制作的。”
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出自《为政》,意思是“用道德使人信服,而不是用武力。”
欲速不达:
出自《子路》,意思是“想要事情急速完成,反而达不到目的。”
举一反三:
出自《述而》,意思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废寝忘食:
出自《述而》,意思是“因专心学习或工作而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任重道远:
出自《泰伯》,意思是“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见贤思齐:
出自《里仁》,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杀身成仁:
出自《卫灵公》,意思是“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
察言观色:
出自《颜渊》,意思是“仔细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各得其所:
出自《子罕》,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合适的安排。”
温故知新:
出自《为政》,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分崩离析:
出自《季氏》,意思是“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完全瓦解。”
道听途说:
出自《阳货》,意思是“从非正式渠道听说的事情,往往不可靠。”
巧言令色:
出自《学而》,意思是“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色。”
文质彬彬:
出自《雍也》,意思是“人的文化品德和容貌举止都很温和。”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意思是“在贫穷时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在富贵时不能做出越轨的行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人如果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教导,也被后世广泛使用,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