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晁错论》中明确提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句话强调了成就伟大事业的人不仅需要非凡的才能,还必须拥有坚定不移的意志。苏轼认为,无论是圣贤豪杰还是技艺高超的工匠,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但关键在于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立下鸿鹄之志,意味着要筑牢坚如磐石的信念,这样才能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满。
苏轼的这种思想与《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的名言“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相呼应,都强调了志存高远的重要性。陈胜认为,只有胸怀大志,才能超越平凡,成就非凡。
因此,苏轼认为“大丈夫当立鸿鹄之志”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对个人抱负和追求的肯定。这种志向不仅激励着个人不断进取,也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