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 饭疏食饮水,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1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17.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8.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9.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20.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 不为五斗米折腰。
22. 位卑未敢忘忧国。
23. 满招损,谦受益。
24.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2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6.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8.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29.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30.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2.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33.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6.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7.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8.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3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0.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4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2.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3.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44.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4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7.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48.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49.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50.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1.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52.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53.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4.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5.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7. 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58. 水可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