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言论和著作常常富有哲理,以下是一些他的精彩语录: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也许孤独是爱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
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就是不幸。
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同时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们感到快乐,即可称为幸福。
一个人,一个民族,精神上发生危机,恰好表明这个人、这个民族有执拗的精神追求,有自我反省的勇气。可怕的不是危机,而是麻木。
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女人总是把大道理扯成小事情,男人总是把小事情扯成大道理。
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
舆论很清楚它的敌人是思想,但它从来不正面与思想交锋。
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
一切灾祸都有一个微小的起因,一切幸福都有一个平庸的结尾。
男人是被逻辑的引线放逐的风筝,他在风中飘摇,向天空奋飞,直到精疲力尽,逻辑的引线断了,终于坠落在地面,回到女人的怀抱。
人生是一个从一而终的女人,你不妨尽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引导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你好歹得爱她。
六岁前,编的故事比做的梦精彩。六岁后,做的梦比编的故事精彩。莫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天赋予人的艺术能力受到功利和知识的排挤,被驱逐到无意识的领域里去了?
适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怀着大化的超脱心境享受人生。
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世上决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
人应该有一种基本的自信,就是做人的自信,作为人类平等一员的自信。在专制政治下,人们的这种自信必然遭到普遍的摧毁。当所有的人都被迫跪下的时候,那惟一站着的人就成了神。
那些没有立足点的人,他们哪儿都不在,竟因此自以为是自由的。在今天,这样的人岂不仍然太多了?没有自己的信念,他们称这为思想自由。没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称这为行动自由。没有自己的女人,他们称这为爱情自由。可是,真正的自由始终是以选择和限制为前提的,爱上这朵花,也就是拒绝别的花。一个人即使爱一切存在,仍必须为他的爱找到确定的目标,然后他的博爱之心才可能得到满足。
生命有限,我害怕把精力投错了地方,致使不再来得及做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本来就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今后会更加远离一切热闹,包括媒体的热闹和学界的热闹(我把后者看做前者的一个类别),在安静中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至少把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的问题想明白。其实,真想明白了,哪有做不成之理呢?
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
白昼不会消失,因为它藏在夜的心里。
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
两种人最自信:无所不知者和一无所知者。
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爱和孤独都是享受。
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爱,可是我们最擅长的始终是被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