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家》主要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
小说以高公馆为背景,讲述了高老太爷及其子孙在封建制度下的生活。高老太爷是封建专制者,顽固不化,而他的孙子觉新、觉民、觉慧则代表了不同性格和思想的三兄弟。觉新性格软弱,虽然受过新思想的熏陶,但不敢顶撞长辈,最终屈从于家庭的安排,与梅表姐的爱恋无果,与李瑞珏结婚。觉民和觉慧则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与封建势力作斗争。觉慧爱上了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鸣凤被高老太爷指名要娶为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因此决心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小说中还描写了其他年轻人的爱情遭遇和生活道路,如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以及他们不同的遭遇。同时,小说也反映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逐渐激化,年轻一代的反抗和外部社会思潮的冲击,使得这个曾经看似坚固的封建堡垒逐渐走向衰落。
《家》通过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败落,和青年一代对光明和新的道路的追求和探索。其矛头不仅针对旧礼教,而且更集中地指向了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沉痛地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深刻的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同时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