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云安九日》- 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赵昌寒菊》- 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这些古诗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意境,展现了菊花的美丽、坚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李商隐的诗通过色彩和香气描绘了菊花的优雅,黄巢的诗则表现了菊花的豪迈和霸气,元稹的诗则表达了对菊花高洁品格的赞美。陶渊明的诗则通过采菊东篱下的场景,表现了菊花的宁静和淡泊。杜甫的诗则通过寒菊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白居易的诗则通过描绘菊花在秋霜中的坚韧,表现了菊花的耐寒和美丽。苏轼的诗则通过寒菊的形象,表现了菊花的延龄功效和坚韧品格。李白的诗则通过菊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菊花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