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池上》
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白居易《观儿戏》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袁枚《题画》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施肩吾《幼女词》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韦庄《与小女》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 唐·丘为《泛耶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杜甫《客至》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贺知章《回乡偶书》
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笑语盈盈暖。—— 王之涣《登鹳雀楼》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牧童》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小儿垂钓》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黄庭坚《牧童诗》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这些诗句描绘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和可爱,反映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