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流行语包括:
路人甲:
指普通人,常与网红、名人形成对比。
面部凹陷:
因长时间戴口罩而出现的面部麻痹现象。
毒鸡汤:
指带有恶意的消极内容,常用于形容微信打卡等情境。
雷人:
形容令人震惊的事情,源于网络表情包。
996:
指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9小时的工作制度。
舔狗:
形容过度追求他人的人。
夺笋哪:
“多损哪”的谐音,用于戏谑吐槽。
针不戳:
“真不错”的可爱谐音。
淦(gan四声):
“干”,脏字的文明表达。
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
形容表面无害但实则侮辱性大的行为或话语。
心满离:
可能指心态满足后离开。
××哪有什么坏心思呢:
用于调侃某人表面善良实则心机重。
社死:
指在公共场合或社交场合中感到尴尬、丢人的情况。
倒也不必:
用于回应某些过度反应或行为,表示“不必如此”。
破防:
源于游戏术语,现指情感上受到冲击,突破了心理防线。
野性消费:
指在特定情境下(如购买商品)的过度消费行为。
躺平:
指在面对压力时,主动放弃反抗,不做任何努力。
元宇宙:
源于科幻小说《雪崩》,现指在XR、数字孪生、区块链和AI等技术推动下形成的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生活形态。
YYDS:
“永远的神”的拼音缩写,用于表达对某人的高度敬佩和崇拜。
尾款人:
指参加了网购预售活动之后还需要支付尾款的消费者。
集美:
意思是好姐妹,来源于抖音主播迷人的郭老师。
干饭人:
指吃饭的时候非常积极的人。
鸡娃:
指过度教育孩子的行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形容当前世界局势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小康:
指一种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
赶考:
原指学生参加考试,现也可指应对各种挑战和考验。
双减:
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
碳达峰,碳中和:
指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减少和碳中和。
这些流行语反映了2021年社会的热点话题和网民情绪,部分词汇甚至成为年度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