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自评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如下:
主观性强
问题描述:绩效自评是员工根据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来完成的,因此其主观性较强。有些员工可能会夸大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或者掩盖自己的短板,以便获取更高的绩效评价。
整改措施:
明确评价标准:公司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因指标不明确而导致评价标准的差异,同时也要根据职位、部门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加强自我管理:通过教育培训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帮助员工懂得如何自我管理,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数字目标,以达到更好的绩效表现。通过学习,员工不仅能更好地完成工作,还能对自身表现有更清晰的认知,从而减少主观因素对于绩效评价的影响。
评价标准不一
问题描述:绩效自评的评价标准因公司而异,甚至因不同职位而异。有些公司的评价标准过于严苛,有些公司则相对宽松。因此员工评价自己的绩效时也会根据标准的不同出现差异。
整改措施:
明确评价标准:公司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因指标不明确而导致评价标准的差异,同时也要根据职位、部门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作为评价标准的指标不够客观
问题描述:绩效自评的指标包括很多主观性的因素,例如态度、意愿、行为等,这些指标对于不同人的解释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导致了指标的评价不能够完全客观。
整改措施:
明确评价标准:公司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因指标不明确而导致评价标准的差异,同时也要根据职位、部门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加强评价过程监督:通过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绩效自评过程的监督。例如,可以让上级主管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制定成熟的绩效考核体系等。当员工的绩效自评和上级评价发生差异时,需要进一步核实和处理,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和客观。
缺乏系统性绩效管理
问题描述:目前,绩效自评普遍存在缺乏系统性绩效管理的问题,自评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自评内容单一化,自评标准缺乏精确度。
整改措施:
建立系统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强化自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健全自评模板,拓宽自评内容,制定精确的自评标准,建立及时、准确的考核判断机制。
绩效目标管理和调整有待完善
问题描述: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工作任务调整,部分单位未完成绩效目标,导致年底未执行完省财政厅核定的所有预算指标。
整改措施:
完善绩效目标管理和调整:针对因客观因素产生的绩效目标变化,单位应及时向省财政厅申请调整绩效目标,确保绩效目标的准确性和可实现性。
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
问题描述:部分单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报告需开展多次论证和修改,虽然报送的研究报告基本上得到省领导的肯定批示,但直接转化为政策文件的研究成果不够,研究成果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整改措施:
提升研究成果质量:加强课题研究数量和质量管理,确保研究报告的质量和实用性,提高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文件的比例。
预算执行进度和效率有待加强
问题描述:部分单位预算执行进度和效率有待加强,尤其是专项经费的使用主要用于课题研究,导致预算执行进度与省财政厅的要求存在时间上的错位现象。
整改措施: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专项资金按计划及时下达和使用。
绩效自评工作不够规范
问题描述:个别单位对绩效评价工作不够重视,未按规定时间节点开展绩效自评并上报自评报告,自评表格填报内容不规范,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填写不完整不准确。
整改措施:
规范绩效自评工作:加强绩效管理意识,确保按时完成绩效自评并上报自评报告,规范自评表格填报内容,确保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填写完整准确。
绩效目标设置不够合理
问题描述:部分项目指标设置不完整,绩效目标没有设置效益指标,部分指标设置与项目实际相关性较低,难以体现项目实施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