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由于后天环境和经验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会存在差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强调了在承担重任之前,必须经历各种困难和挑战,以此来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这句话意味着人能够弘扬和传播道德,而不是道德本身弘扬人。
非其鬼而祭之,谓之薄德;非其死而哭之,谓之虚嗟。
这句话指出,祭祀和哀悼应当在正确的时机和方式下进行,否则就失去了其意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句话表达了站在正义和仁义的一方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而违背正义则会得到孤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句话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认为人和比天时和地利更为关键。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这句话通过举例说明了人和的重要性,认为即使拥有天时、地利等有利条件,如果缺乏人和,也难以取得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句话表达了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而安乐则可能导致人走向衰败。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耳。
这句话强调了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应当追求内心的无愧,而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句话表达了真正的理解来自于内心的忧虑,而不理解的人只会误解自己的追求。
这些句子不仅反映了孟子的核心思想,如人性本善、道德的重要性以及人和的力量,还提供了关于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