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葬父:
董永为了给父亲办理丧事,卖身为奴,最终得到天帝之女帮助,得以赎身,并与之结为夫妇。这个故事体现了董永对父亲的深厚孝情。
百里负米:
春秋时期鲁国人仲由,字子路,为了侍奉双亲,常常百里之外负米回家。即使后来做了大官,仍然怀念双亲,感慨万分。
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人曾参,字子舆,因母亲咬指而急忙回家,得知母亲呼唤,以礼相待。曾参的孝行传为佳话。
孝感动天: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虽然身世不幸,但对待父母和弟弟极为孝顺,最终感动天帝,获得帝位。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侍奉母亲,母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口尝药后方让母亲服用,其孝心闻名天下。
怀橘遗亲:
三国时期吴国陆绩,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藏了两个橘子想带回家给母亲尝,展现了他的孝顺。
埋儿奉母:
晋代隆虑人郭巨,为了奉养母亲,想埋儿养母,最终感动天地,获得两条鲤鱼。
卧冰求鲤:
古代王祥为了满足继母想吃鲤鱼的愿望,在冬天卧冰求鲤,最终冰裂,鲤鱼跃出,继母病愈。
恣蚊饱血:
晋朝濮阳人吴猛,为了不让蚊虫叮咬父亲,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其孝心可嘉。
扼虎救父:
晋朝杨香,十四岁时随父亲割稻,遇到猛虎,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扼住猛虎咽喉,最终救下父亲。
扇枕温衾:
汉朝黄香,夏天用扇子为父亲扇凉席子,冬天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其孝行感人至深。
弃官寻母:
宋代朱寿昌,为寻找被嫡母赶出家门的生母,弃官入秦,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找到母亲,其孝行传颂一时。
这些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人的孝道精神,也传递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