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从业人员廉洁从业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诚信原则
金融从业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诚信意识,坚持诚信原则,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活动,不得参与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保持良好的信誉和社会形象。
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
金融从业人员应深刻理解和遵守金融市场相关法律法规,遵循金融交易的原则和规范,做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不得违规操作和违法交易。同时,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完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金融从业人员应以客户利益为中心,坚持稳健经营、真诚服务的原则,做到公平公正、克己奉公。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不得从事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的行为,不得参与违规操作和违法交易,不得侵犯客户权益和市场秩序。
廉洁从业制度和内控机制
金融从业人员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提高自我约束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和操作行为,确保交易活动合法合规、公开公正,避免利益冲突和风险隐患,保障客户利益和市场秩序的稳定。
服务宗旨
银行从业人员应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秉持服务至上、诚信经营等原则,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
银行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标准包括廉洁自律、诚实守信、保守机密等方面;应遵守的工作纪律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工作效率等方面。
业务标准
银行从业人员应遵守的业务标准包括客户资料管理、贷款审批、理财产品销售等方面。
违规处罚
对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银行从业人员进行处罚的具体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检查等方面。
高管人员任职资格条件规定
完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条件规定,加强对拟任人合规和廉洁从业情况的审核把关,推动高管人员恪守诚信,履职尽责、廉洁从业。
保守秘密
金融从业人员应遵守相关商业保密制度,维护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的合法权益,不得泄露商业秘密,为自己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
爱惜财产
金融从业人员应妥善保护并合理、有效使用金融机构的财产,不得以任何方式贪污、欺诈、侵占、损害、浪费、挪用和滥用。
账务信息真实合法
金融从业人员应诚实、客观地维护公司财务会计账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
禁止性行为
包括整体性规定、投资银行类业务禁止性行为、融资类业务中禁止性行为、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另类投资业务或者服务中禁止性行为、证券经纪业务及其他销售产品或者服务中禁止性行为、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禁止性行为等。
报告义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定期向中国证监会有关派出机构报送廉洁从业管理情况报告,并在发现违反规定行为时及时报告。
专题培训与线上答题
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和线上答题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确保业务操作合法合规。
廉洁从业的监督管理
中国证监会应加强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的监督管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承担廉洁从业风险防控主体责任。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专题培训,增强员工反腐倡廉意识,培育新时代清廉金融文化,营造良好的司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环境。
这些规定旨在规范金融从业人员的行为,防范道德风险和商业贿赂,维护资金财产安全和社会声誉,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