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俗语和三字熟语是汉语中两种常见的形式,它们都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它们的一些例子:
三字俗语
睁眼瞎:
比喻没有一点儿学识的人。
扣帽子:
对人或事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加上现成的不好名目。
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时,主盟的人亲手割牛耳取血,因此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老油条:
比喻很世故很油滑的人。
太上皇:
比喻在幕后操纵主权的人。
露马脚:
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
放冷箭:
比喻暗中害人。
老古董:
比喻思想陈旧的人。
瓮中鳖:
指落入绝境,难以逃脱的人。
跟屁虫:
指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毫无主见的人。
糊涂虫:
指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人。
可怜虫:
指受人鄙视的可怜的人。
应声虫:
指随声附和,没有主见的人。
变色龙:
比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笑面虎:
比喻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地头蛇:
比喻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
铁公鸡:
比喻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自《论语·述而》,指在任何时候,无论与谁同行,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三过家门而不入:
出自《孟子·离娄下》,原指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后用来形容对家庭或事业极为投入,连家庭琐事都不顾。
小三:
虽无夫妻之名但长期与已婚的人保持情人关系的人,指原配意外的第三者。
三字熟语
鬼点子:
坏主意。
鬼画符:
写字乱抹,难辨认。
过河卒:
比喻不怕牺牲和挫折,勇于拼搏,决不后退的人。
挂油瓶:
生气嘴巴噘得很高。
灌黄汤:
受人挑拨。
灌米汤:
对人甜言蜜语。
掼纱帽:
因不满辞去官职。
滚刀肉:
死皮赖脸,很难打发的人。
干打雷,不下雨:
比喻只有声势,没有实际行动。
干瞪眼:
形容在一旁着急而又无能为力。
过筛子:
认真挑选。
高姿态:
指对别人宽容谅解。
滚雪球:
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清一色:
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莫须有:
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迷魂阵:
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门外汉:
指外行人。
吃老本:
形容依靠过去的积累或资历生活,不再努力进取。
破天荒:
形容前所未有的事情发生。
打头阵:
比喻首先动手去做,领先的位置。
这些三字俗语和熟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们简洁形象,富有表现力,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常用的汉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