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妙用计策的小故事非常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草船借箭:
周瑜故意提出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他利用大雾天气,用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军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诸葛亮令收船急回,成功借得曹军的箭矢。
空城计:
诸葛亮把大部分的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城内只有一些老弱病残。当司马懿带领大军来攻城时,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态度从容。司马懿看到这个情况感觉有埋伏,不敢贸然派兵,最后还是退兵了。
七擒七纵:
诸葛亮为巩固蜀国,制服蛮夷首领孟获,七擒七放,且阵阵出新招,把用兵之道,攻心为上诠释得如此完美,使蛮夷领袖心服口服。
火烧新野:
诸葛亮刚出山不久,在博望坡一把火烧掉了曹操十万大军。新野再次用火攻,结果第二把火让曹操四十万军队夺路而逃。
借东风: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利用东风,使周瑜的火攻取得成功,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木牛流马:
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围魏救赵:
诸葛亮三次出祁山,以王平、张翼引魏兵决战,当王、张两将危急并不救援反而另派姜维、廖化直接攻击司马懿大本营,如此不但解决危机还大获全胜。
瞒天过海:
诸葛亮五出祁山时,因军中缺粮,只得以瞒天过海之计装神退敌,使魏兵误以为真有鬼神而不顾防守麦田。
走为上策:
诸葛亮初任刘备军师,曹操趁其羽翼未丰先行戮灭,刘备兵力薄弱,硬碰必定自取灭亡,只能走为上策。
借尸还魂: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为使部队安全撤回蜀汉,不得不制造木雕像惊走多疑的司马懿,发挥了借尸还魂的效果。
这些故事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使他在《三国演义》中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