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与故事紧密相关,许多歇后语都源自于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及其故事和由来:
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
故事来源:第2回,陈琳用此计骗过曹操,使他放弃追击。
含义:比喻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故事来源:第40回,诸葛亮利用草船借得东吴的箭矢,最终“满载而归”。
含义:形容某物或某事越多越好。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故事来源:同上,诸葛亮巧妙地利用了周瑜的箭,无需自己费心制造。
含义:形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故事来源:同上,诸葛亮成功借得箭矢,并顺利带回。
含义:形容收获满满,成果显著。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故事来源: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魏国,被讥为无耻。
含义:形容丧失气节,不知羞耻。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故事来源:刘禅成为蜀汉皇帝后,表现软弱,被戏称为“阿斗”。
含义:形容人软弱无能,没有能力。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故事来源:貂蝉的美貌和舞姿,被形容为“有声有色”。
含义:形容事物生动形象,有声音有色彩。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故事来源:司马炎废除魏国皇帝,自立为帝,沿用了曹操的旧制。
含义:形容沿袭旧有的规矩或方法,没有创新。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故事来源:蒋干盗取周瑜的书信,结果中了周瑜的计策。
含义:形容聪明反被聪明误,自食其果。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故事来源:鲁肃宴请关羽,实际上是想在酒中下毒杀害他。
含义:形容表面和善,实则暗藏恶意。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故事来源:吕布为貂蝉所迷,不顾一切地追求她。
含义:形容被美色所迷惑,失去理智。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故事来源:东吴通过招亲的方式,最终实现了与蜀汉的联盟。
含义:形容用假手段达到真目的。
这些歇后语不仅丰富了《三国演义》的文化内涵,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