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来源:《管子·牧民》
临患不忘国,忠也。
来源:《左传·昭公元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来源:屈原《离骚》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来源:《礼记·儒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来源:曹植《白马篇》
朝闻道,夕死可矣。
来源:《论语·里仁》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来源:《论语·里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来源:《论语·泰伯》
君子以俭德辟难。
来源:《周易·否》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来源:《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来源:《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来源:《左传·宣公十二年》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来源:《墨子·辞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来源:李绅《悯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来源: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来源:《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来源:司马光《训俭示康》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来源:《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来源:《宋史·范纯仁列传》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来源:朱柏庐《治家格言》
仁爱之心,人皆有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来源:《论语·卫灵公》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来源:《论语·学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来源:《论语·里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来源:《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来源: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位卑未敢忘忧国。
来源: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来源:陆游《示儿》
临患不忘国,忠也。
来源:《左传·昭公元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来源:屈原《离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来源:文天祥《过零丁洋》
31. 精忠报国。
来源:《宋史·岳飞列传》
3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来源: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3. 轻诺必寡信。
来源:《老子》
3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来源:《老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