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帮助人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如何通过一个小小的举动,成功改善了他与一位敌对议员的关系,并最终赢得了这位议员的友谊和支持。以下是这个故事的详细内容:
背景
富兰克林在18世纪美国担任宾夕法尼亚州州级议员,并希望争取到另一位国会议员的认同与支持。
这两位议员在政治上存在严重分歧,且这位议员对富兰克林抱有敌意。
策略
富兰克林不愿意直接卑躬屈膝地向对方示好,而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方式——向这位议员借一本非常罕见且珍贵的书籍。
富兰克林写信给这位议员,表达了他对这本书的极大兴趣,并请求借阅几天。
行动
议员收到信后,欣然同意,并将书寄给了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在一周后归还了书,并附上了一张感谢信。
结果
-没过几天,这两位议员在议会厅再次见面时,议员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
议员不仅主动与富兰克林打招呼,还表示愿意在任何情况下为他提供帮助。
从此,这两位议员化敌为友,并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心理学解释
富兰克林将这段经历总结为:“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
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富兰克林效应”,表明通过帮助他人,可以赢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
后续研究
1969年,心理学家琼·杰克和戴维·兰迪决定检验“富兰克林效应”在20世纪是否仍然有效。
他们安排了一次知识竞赛,并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那些曾经帮助过别人的人更愿意在后续提供帮助。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富兰克林的政治智慧和人际交往技巧,还揭示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富兰克林效应”,即通过帮助他人,可以更容易地赢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