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对儿子傅聪进行了许多关于做人礼节方面的教导。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
日常礼仪
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子上,不能放在桌下或搁在自己腿上,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子上。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太过严肃。
待人接物
在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言一行需特别留意。傅雷希望孩子不要嫌他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他更完美,更加令人欢喜。
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真诚与坦白
傅雷教导儿子要真诚,认为一个人真诚,是总能打动人心的。在处理师生问题时,要真诚,态度诚恳,人家不会对你怎么样。
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
其他细节
在与人谈话时,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要得体。适当做些手势,但注意手势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能手舞足蹈,不可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要注意距离,既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也不要离得过近,更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注意不要唾沫四溅。
傅雷的这些教诲不仅体现了他对儿子的严格要求,也反映了他对礼仪和品德的高度重视。他希望通过这些细节教育,使儿子成为一个有教养、有才华、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