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是一则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愚蠢的小偷掩耳偷钟以为别人听不见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偷想要偷走范氏家门口的一口大钟,但由于钟又大又重,无法背走,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铁锤将钟敲碎,然后一块块偷走。然而,他担心敲钟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被人发现,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荒谬的主意——把耳朵捂住,以为这样别人也就听不到钟声了。
具体来说,小偷在偷钟之前,先是用锤子砸钟,钟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小偷害怕这声音会引来人,于是他扑到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但这显然是无济于事的。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发现钟声变小了,以为自己听不见了,别人也就听不见了。于是他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放手砸起钟来。最终,钟声依然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后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这个故事寓意深刻,告诉人们不要自欺欺人,以为自己可以欺骗别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多用以讽刺那些做事不想让别人知道,却偏偏又引起他人注意的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