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十二章中包含了许多成语,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教导,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以下是一些出自《论语》第十二章的成语及其解释:
温故知新 意思: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十而立 意思: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做事做人的原则。现代则多指有所成就。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惑之年 意思:
指人到了四十岁,能够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随心所欲 意思: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原文: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意思:
朋友从远方来,感到很高兴。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择善而从 意思:
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舍昼夜 意思: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形容勤奋努力。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一日三省吾身 意思:
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不耻下问 意思:
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原文: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逝者如斯 意思:
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原文: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些成语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而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指导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