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游》
杜甫在十四五岁时出游翰墨场,表现出对文人的向往和对学问的热爱。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回忆年少时的抱负,表达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百忧集行》
杜甫回忆少年时光,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望岳》
杜甫在青年时期登上泰山,抒发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对自然的热爱。
《赠李白》
杜甫在洛阳结识李白,两人结为好友,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起伏。
《春望》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在长安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三吏》《三别》
杜甫在战乱中深入百姓生活,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在成都草堂生活困顿,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
《登岳阳楼》
杜甫晚年在岳阳楼登高望远,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
《秋兴八首》
这是一组七言律诗,反映了杜甫晚年的心境和对时事的关注。
《月夜忆舍弟》
杜甫在秋天思念弟弟,表达了对亲情的深深眷恋。
《佳人》
杜甫以美人自喻,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兵车行》
杜甫对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疾苦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丽人行》
杜甫讽刺权贵的荒淫无度,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野老歌》
杜甫描写了农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寄韩谏议注》
杜甫在战乱中思念友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局的忧虑。
《登楼》
杜甫在夔州登高,抒发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通过这17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杜甫从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到中年时期的忧国忧民,再到晚年时期的悲凉感慨,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成就。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也记录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变迁,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