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包含了许多节俭的名言,这些名言体现了古人对节俭的高度重视,认为节俭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修养,也是家庭和国家治理的基石。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节俭名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句名言提醒我们,即使是简单的食物和衣物,也应该想到它们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和节约。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这句话简洁明了地阐述了勤劳与节俭对于国家和家庭的重要性,强调了在国家治理和家庭生活中都应秉持勤俭的原则。
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这句话表明了节俭在道德修养中的核心地位。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才能确保生活富足。
君子以俭德辟难。
这句话表明,节俭是一种美德,能够帮助人们避开困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强调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从而提醒人们要珍惜食物。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这句话总结了历史上国家和家庭的兴衰,指出勤俭是成功的基石,奢侈则是失败的根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句话说明了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但从奢侈回到节俭却很难,警示人们要始终保持节俭的生活态度。
这些名言不仅在当时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秉持节俭的美德,珍惜资源,注重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