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风》- 李峤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李凭箜篌引》- 李贺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春江晓景》- 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咏竹》- 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秋日白沙馆对竹》-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霜筠亭》- 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食笋诗》- 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范成大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堂成》- 杜甫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长竹》- 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满庭芳·碧水惊秋》- 秦观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欧阳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朱彝尊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刘长卿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
《范公丛竹歌》- 岑参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这些古诗都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气质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象征着高洁、坚韧和谦虚的品格,因此成为文人墨客喜爱的创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