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正的名言故事,以下是一些例子:
吕氏春秋中的公正
故事:在《吕氏春秋》中,先圣王治理天下,必须首先做到公正。周公旦在伯禽前往鲁国前,告诫他要“利而勿害”,即追求利益但不害民。孔子听到荆人遗弓的故事后,认为“去其‘荆’而可矣”,即去掉“荆”这个标签,天下人都会感到公正。老聃则进一步提出“去其‘人’而可矣”,即去掉私人的情感,才是真正的公正。
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
故事:管仲生病时,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谁来接替他治理国家。管仲推荐鲍叔牙,但齐桓公问管仲谁最适合,管仲回答“公谁欲相”,意思是真正的公正在于选择合适的人,而不是个人的私利。
《史记·伯夷列传》中的公正
名言:“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这句话强调了公正对于个人品德和行为的重要性。
培根的公正观
名言:“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公正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这些名言故事都强调了公正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治理国家、处理个人关系,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公正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则。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