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关于海防的名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强调海防建设的重要性
1874年日本发动牡丹社事件后,李鸿章提出《海防筹议折》,直言“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人公共之地。”,“若先时备豫,倭兵亦不敢来,乌得谓防务可一日缓哉!”。
整顿海防、增强实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李鸿章深刻认识到中国海防的薄弱以及日本的威胁,认为如果事先准备充分,日本必不敢来犯,强调了整顿海防、增强实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海防非急切所能周备
李鸿章认为“海防非急切所能周备”,因为海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备的事情。他主张在和平时期逐步加强海防建设,而不是急于求成。
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提到:“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又不能禁华民之不用。……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益厘饷也。……并可养船、练兵,军国之大利也。”。
海防和陆防,二者都缺一不可
李鸿章提出“海防”的重要性,认为新疆不毛之地,不要也罢,但强调海防和陆防二者都缺一不可。他力排众议,极力提出要收复新疆。
保船制敌为要
1894年,李鸿章在复奏清廷时称:“北洋海军力量以其攻人则不足,以其自守则有余,臣之所以战战兢兢,保船制敌为要,不敢轻于一掷。”。
这些名言反映了李鸿章对海防建设的重视,以及他在不同阶段对海防策略的不同看法。总体而言,李鸿章认为海防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长期、持续地进行投入和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