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句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和波涛汹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曹操《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这句诗描绘了海水的浩渺和山岛的巍峨,秋风的萧瑟和洪波的汹涌,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危险。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这句诗描绘了水面的宁静与即将来临的雨,暗示了水面的深邃和不可预测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里的大江东去指的是长江东流,浪淘尽则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汹涌和无情,暗示了水流的危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水流冲击岸边的情景,惊涛拍岸的威力如同千堆雪花般汹涌而起,表现了水流的迅猛和危险。
杜荀鹤《泾溪》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这句诗明确指出泾溪的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时都非常小心,因此终年都不会听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句诗则对比了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进一步强调了水流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
这些诗句通过描绘水的不同景象,既展现了水的美丽,又表达了对其潜在危险的敬畏之情。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