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质父子的廉洁故事
三国时期,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其子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绩卓著,清名遐迩。胡质曾拿出一匹绢给回家看望他的儿子胡威做盘缠,胡威问此绢从何而来,胡质答曰:“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
海瑞的清廉生活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体察民情,革除弊政,积极反对贪污和奢侈;禁馈赠,惩贪官,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海瑞生活极其俭朴,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张破席上,盖着夫人的旧裙。死后仅余葛帏旧衣,赖同僚捐治葬具才得葬殓。
杨震的拒金之举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怀金十斤相赠,杨震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回应,王密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刘宠的一钱太守
刘宠任会稽太守时,人民生活贫苦。多位乡里老人送钱给他,他坚决不接受,最后从中挑了一个留作纪念,因此被称为“一钱太守”。
羊续的悬鱼太守
羊续长期担任南阳太守,生活俭朴,拒绝收受贿赂。一次,其下属送生鱼给他,他悬挂在住所前庭,风干后再次出示,明确表示不再收受。
姚崇的廉洁奉公
姚崇是唐朝名相,为官清廉,不允许家属干涉政事,更不允许子女依仗自己的权势胡作非为,终其一生,可谓“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
这些故事展现了古代官员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精神风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