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资源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约三分之一的面积是沙漠、戈壁、冰川和石山,属于无法利用的土地。
降水分布不均,西北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东南部则在400-1600毫米之间。耕地主要集中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占径流量的82%,而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流域的径流量仅占6.6%。
草原与水土流失
我国的草原严重退化,草场面积退化率在70年代为15%,80年代中期为30%。草原产草量80年代比60年代下降30-50%,有的下降达70%。
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总耕地的三分之一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9%。
地理常识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绕地轴,昼夜交替由此生,公转轨道为椭圆形,四季变换在其中。
地图方向辨:地图方向通常为“上北下南,右东左西”。在极地投影图中,北极在中心,四周为南;南极则在中心,四周为北。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水热土地是基础,矿产资源也重要。生态平衡需要维护,生物多样性要记住,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地理奇观
杰日德盐湖位于突尼斯,其粉红色的湖水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盐,夏天湖水干涸时,海市蜃楼的现象尤为壮观。
美国弗尼斯克里克小镇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最高温度记录几乎达到了+57°C。
地球与地图
经纬度判读:东经和西经用字母表示,北纬和南纬用字母N和S表示,度数增大向两极。
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依靠回归线和极圈划分。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极圈之间为温带和寒带。
这些地理课外知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希望这些内容能激发你对地理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