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散文集,记录了他童年和青年的生活经历,充满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以下是一些《朝花夕拾》中较好的故事:
《狗·猫·鼠》:
这篇文章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和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五猖会》:
这篇文章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作者写出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父亲的病》:
这篇文章讲了他父亲使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过程,家境也随着他父亲的看病而破败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对封建庸医的谴责。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鲁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