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诗
《竹枝词·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杨柳枝》:“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无题》:“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读曲歌·其四》:“石阙生口中,衔碑(悲)不得语。”
同旁诗
浙海江深波浪流,殷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近逰。
叠词诗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拆字诗
始欲识郎心,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象形诗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些古诗通过不同的方式体现了汉字的特点,包括谐音、同旁、叠词、拆字和象形等,展现了汉字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