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校的数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增多的。下面是一些具体信息:
夏朝
学校分为四个等级,称为“学”、“东序”、“西序”、“校”。
商朝
学校名称变为“学”、“右学”、“左学”、“序”。
周朝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鸿都门学:东汉时期太学的别称。
汉代
最高一级学校为“太学”,还有“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后来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
宋代
共有书院711所,遍及18个省份。
明代
总数高达2000所左右。
综上所述,古代学校的名称和数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从夏朝到汉代,学校的名称逐渐规范化,到了宋代和明代,学校的数量和种类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