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汉族出过的帝王数量存在不同统计口径,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总数量范围
主流说法 从秦始皇(公元前221年)至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12年),汉族帝王总数约为 495位
,包括死后被追封的73位皇帝。
其他说法
部分资料将帝王总数定为 494位,主要区别在于对追封帝王的统计标准不同。
二、主要朝代帝王分布
秦朝
秦始皇嬴政(前221-前210年)
秦二世胡亥(前209-前207年)
秦三世赢子婴(前207年)。
汉朝
西汉:15位(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
东汉:14位(如汉光武帝刘秀、汉和帝刘肇等)。
三国时期
魏国:5位(曹操、曹丕等)
蜀国:1位(刘备)
吴国:1位(孙权)。
晋朝
西晋:4位(司马炎、司马衷等)
东晋:1位(司马睿)。
南北朝
共16位,但多为少数民族政权,汉族帝王较少。
隋唐时期
隋朝:3位(隋文帝、隋炀帝等)
唐朝:22位(如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等)。
五代十国
共78位,但多为割据政权,汉族帝王较少。
宋元时期
宋朝:18位(如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等)
元朝:11位(蒙古族建立)。
明清时期
明朝:16位(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
清朝:10位(1644年入关后)。
三、关键说明
追封与正统: 部分帝王因追封获得帝王称号(如汉献帝、晋元帝),但实际统治时间较短,是否计入总数存在争议。 少数民族政权
权威依据:高权威资料(如《史记》《汉书》)与现代百科的差异主要源于对“帝王”定义的不同(如是否包含傀儡帝、废帝等)。
以上数据综合自多份史料,具体数量可能因统计标准不同而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