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多个名称,具体数量及名称演变如下:
最早名称 梵净山在文字记载中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称为“三山谷”,因包含凤凰山、梵净山、牛头山三座主峰得名。
其他历史称谓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其为“三峿山”,指三座不相融地貌的山峰。
明初佛教兴盛后,该山与九龙山、饭甑山、大佛山等并称,其中“梵净山”因佛教文化影响逐渐成为主流名称。
名称统一与现代名称
明万历年间(1618年)建立古碑时正式定名为“梵净山”,并被称为“众名岳之宗”。1984年被联合国列为“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后,该名称被国际认可并广泛传播。
总结:
梵净山历史上至少存在7-8个名称,包括“三山谷”“三峿山”“梵净山”“九龙山”“饭甑山”“大佛山”等,现代统一使用“梵净山”作为正式名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