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是一部描绘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统治下进行斗争的杰出长篇小说。以下是从第7章到第10章中挑选的一些好句及其赏析:
第7章 好句:
在车站出口处,他们遇到了严格的检查,虽然江姐拿出了证件,但是军警还是查看了行李卷,这使江姐感到意外,清楚地看出这座县城完全被一种特别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着。如果不是司机沿途保护,他们很可能刚到目的地就出事了。
赏析:这一句通过江姐的经历,生动地描绘了国民党统治下的白色恐怖,展现了革命者面对极端困境时的警惕和勇敢。江姐的冷静和机智也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第7章 好句:
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看得稍微清楚了。高高的城楼上,挂着几个木笼子。啊,这不是悬首示众吗?江姐一惊,紧走了几步,仔经一看,木笼子里,果然盛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
赏析:这一句通过江姐的所见,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和恐怖,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内心恐惧。江姐的震惊和愤怒也反映了她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反动派的深刻仇恨。
第7章 好句:
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那部巧妙的机器的影子,正像一部小型的脚踏平版印刷机。……是的,就是这样!可是当他把铅笔伸向绘图纸,仅是严醉的掣肘,更主要的还是如今共产党活动的灵活、机警,使得他一直找不到有用的线索。
赏析:这一句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展现了革命者在艰苦环境中的智慧和坚韧。主人公的创新思维和机警行动,体现了共产党在斗争中的灵活策略和坚定信念。
第8章 好句:
徐鹏飞不管这些,独自走到窗前,用力拉开窗帘,推开紧闭的一扇窗户,他需要摆脱烦恼,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窗外,蒙蒙细雨一阵阵飘到他的脸上,阵阵寒意勉强帮助着他平息心潮的起伏。
赏析:这一句通过徐鹏飞的动作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窗外的细雨和寒意也象征着革命者内心的寒冷和坚定。
第8章 好句:
天色快黑尽了,顾客进进出出的似乎更多。每天黄昏,是买书、看书的人最多的时刻,书店里挤来挤去的都是晚饭后从学校出来的学生。陈松林忙着在人丛中取书、收钱、找钱,无暇细听那些学生嘈杂的闲谈。
赏析:这一句通过陈松林在书店的忙碌景象,展现了革命者在艰苦环境中的坚持和斗争。书店作为革命者的重要联络站,体现了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中的顽强生存和斗争精神。
第9章 好句:
两个穿白色服装的水上警察,从过道上走了过去,后面跟着几个背枪的士兵,刺刀闪着寒光。
赏析:这一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气氛和恐怖氛围,体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动荡和革命者的危险处境。
第10章 好句:
台灯光倾注在办公桌上,一个身材粗大,脸色黝黑的中年人,络腮胡刮得干干净净,眉浓眼大,肥肥的下巴,毫无表情地坐在转椅上。握着毛笔的手,正在公文上挥动。他,就是掌握整座毒网的一切行动大权的核心人物,黄呢军便服领口上,嵌着的一颗金色梅花,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亮。
赏析:这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描写,展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邪恶和腐败,进一步突出了革命者的正义和坚定。核心人物的描写也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紧张感。
这些好句不仅描绘了革命者面对困境的勇敢和智慧,也反映了《红岩》这部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力量。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岩》所传达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