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歇后语,用来形容那些不擅长精细工作的人,在面对小而细致的事情时显得特别笨拙和无奈。这个典故出自于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张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张飞年轻时,拜王养年为师。王养年为了培养张飞的精细和耐心,故意让他练习穿针。张飞拿起线,左穿右穿,却始终穿不进针眼。他对准针眼,瞪大了眼睛,怒气冲冲,试图将针眼瞪大,但无论他怎么努力,针眼的大小却纹丝不动。张飞的发怒和无奈,最终让旁观的小兵们忍不住发笑。王养年趁机教导张飞,不仅要勇武,还要有谋略和耐心,这样才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张飞在王养年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穿针的技巧,并且性格也变得更加沉稳和细腻。
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张飞的勇猛形象,还通过他穿针的经历,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即使是最勇猛的人,在面对精细的工作时也需要耐心和细心。这也使得“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这个歇后语成为了一个形象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表达。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