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前期的诗作,创作于1928年,是其第三次欧游归国途中所作。当时,徐志摩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后,悄悄来到康桥(剑桥大学所在地)寻找英国朋友,但未能见到他们,只有康桥在默默等待他。在归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创作了这首传世之作。
《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全诗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徐志摩在《猛虎集·序文》中曾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