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拨小窗看春色,漏入人间一斜阳。
童话的缺憾不在于它太美,而在于它必要走进一个更为纷繁而且严酷的世界,那时只怕它太娇嫩。
在所有童话的结尾处,让我们这样理解吧:上帝为锤炼生命,将布设下一个内残酷的谜语。
在以后的年月里,还将有很多我料想不到的事发生,我仍旧有时候默念着“上帝保佑”而陷入茫然。
但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
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
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如今来想,有神无神并不值得争论,但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自然会忽略着科学,向虚冥之中寄托一份虔敬的祈盼。
正如迄今人类最美好的向往也都没有实际的验证,但那向往并不因此消灭。
阳光是如此灿烂,十岁那年,我即将失去我的家园,即将失去我的国度。
童年的记忆像一朵花,永远鲜艳而美好。
纯真的笑容,是那时最珍贵的财富。
童年的岁月,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回味无穷。
没有烦恼的日子,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每一次成长,都是一次奇妙的冒险。
这些词句不仅描绘了十岁的美好和纯真,也表达了作者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惑的深刻思考。希望这些摘抄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十岁那年》这本书中的情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