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儒学经典有深入的研究和阐释,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和理论。以下是一些朱熹的名言名句:
存天理,灭人欲
强调人应当遵循天理,抑制个人的私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通过水渠的清澈引出不断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强调通过反复阅读来深入理解书中的意义。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知
指出对知识的追求需要从认识到喜欢,再到深入研究和实践。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年轻时学习不易,应抓紧时间。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说明了心胸宽广可以使人洞察一切,心胸狭窄则会导致各种烦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感悟。
日醒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提倡每日反省自己,有错误就改正,没有错误就加以勉励。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
强调读书学习需要耐心和细致,不能浮躁。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指出读书时心、眼、口三者的协调一致是至关重要的。
礼即理也
将“礼”等同于“理”,认为遵循礼仪规范就是遵循天理。
无欲则刚,有欲则柔
指出人如果没有私欲就会变得刚强,反之则会显得软弱。
知行合一
强调知识和行动的统一,认为知道什么是对的,并且按照这个去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鼓励人们要向贤人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则要反省自己。
强本而节用,敦斯益寡欲
提倡节约资源,减少欲望,以增强自身的品德。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强调广泛学习但要有选择地吸收,积累深厚但要有节制地表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指出学习而不思考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则会有危险。
心外无物,心内无物,无物无理,无理无事
表达了朱熹的理学思想,认为一切都在心中,心外无物。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指出事情已成定局就不必再说,已成事实就不必再谏。
未见可思,则心自扰;未见可行,则心自疚
告诫人们在行动前要先思考,未思考则心神不宁,未行动则内心愧疚。
若本未倒置,则所谓不可矣
强调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否则会本末倒置。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比喻学习就像撑船,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
审微于未行,御变于将来
强调在事情未发生前要仔细审查,在变化来临时要有所准备。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反映了朱熹的学术思想,也体现了他对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