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诚信的名言和故事如下:
名言
《左传》 :信,国之宝也。孔子
民无信不立。
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
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鲁迅: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墨子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言不信者行不果。
孟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韩非子
小信诚则大信立。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康德: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杨泉:
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故事
季布“一诺千金”
秦末时期,季布因信誉高而得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美誉。楚汉相争时,季布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获得汉王朝的重用。
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在秦国都城立三丈长的木头,并承诺能搬者赏金十两,后提高至五十金,最终使民众相信其诚信,为新法推行打下基础。
曾子杀猪
曾子为兑现对儿子的承诺,杀猪煮食,教育儿子要言而有信。
宋庆龄守信
宋庆龄小时候,因信守承诺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成为诚信的典范。
华盛顿与樱桃树
乔治·华盛顿小时候,因诚实地承认砍倒了樱桃树而赢得了父亲的信任。
李沙庚点心店
清代乾隆年间,李沙庚因失信于顾客而生意冷清,后通过诚信重新赢得人心。
这些名言和故事都强调了诚信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性,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