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是一部明朝洪应明所著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格言录,全书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下是部分原文及译文:
原文:
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
译文:教导晚辈要从幼年时开始,便培养他们凡事应有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不能没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砺的修养。
原文:
交游要学友之长,读书必在知而行。
译文:和朋友交往共游,必须仔细观察他的优点和长处,用心地学习,才能领受到朋友的益处。对于古圣先贤所留下的话,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依循做到,才算是真正体味到书中的言语。
原文:
拙亦何妨只要勤。
译文:贫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只要力求节俭,总是还可以过的。天性愚笨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比别人更勤奋学习,还是可以跟得上别人的。
原文:
一室凝尘,便觉满座萧然;一谈佳景,顿令万虑皆清。
译文:如果屋子里积满了灰尘,就会觉得整个屋子都很冷清;如果在一起谈论美好的风景,就会让人觉得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原文:
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
译文:在平淡无味、声音稀少的地方,才能识得心灵的本质。白昼里浊浊尘俗的种种烦闷,都会在这寂静的夜里、暖暖的炉边升华为对生活的洞察、对生命的感悟。
原文: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
译文: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多替别人着想,看看是否会因自己的方便而使别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读书必须自己切实地用功,因为学问是自己的,别人不能代替。
原文:
天地无穷期,生命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
译文:天地将永远存在,无穷无尽,生命却是有限的,时间过去一天,人的寿命就要减去一天。人的荣华富贵是命运注定,不由人心所想,而学海是无边无际的,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只要用功一分,知识便会增长一分。
原文:
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
译文:对于读书人来说,清高而贫穷才是顺遂的日子;对于种田人而言,做到省吃俭用,就是丰收的年头。
原文:
地无余利,人无余力,是种田两句要言。
译文:土地没有多余的利益,人也没有多余的力气,这是种田的两句至理名言。
原文: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
译文:一个“信”字是吾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会接受他,所以只要是人,都不可没有信用。一个“恕”字,是与他人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因为恕即是推己及人的意思,人能推己及人,便不会做出对不起他人的事。
这些格言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