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它们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下是24节气的一些特点和经典语录:
立春
特点:春季的开始,斗指寅,太阳黄经为315度。
经典语录:
“立春晴,一春晴。”
“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雨水
特点: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度。
经典语录: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惊蛰
特点:春雷响,万物长,斗指乙,太阳黄经为345度。
经典语录:
“春雷响,万物长。”
春分
特点:昼夜平分,斗指卯,太阳黄经为0度。
经典语录: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清明
特点:天气晴朗,万物复苏,斗指辰,太阳黄经为15度。
经典语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谷雨
特点: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生长,斗指戍,太阳黄经为30度。
经典语录: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
特点:夏季的开始,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度。
经典语录: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小满
特点:谷物开始结实但未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度。
经典语录: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芒种
特点:谷物成熟,农民开始忙碌,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度。
经典语录:
“芒种雨,如打油。”
夏至
特点: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斗指午,太阳黄经为90度。
经典语录: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小暑
特点:天气开始炎热,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05度。
经典语录:
“小暑大暑,上蒸下报。”
大暑
特点: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斗指申,太阳黄经为120度。
经典语录:
“小寒寒,惊蛰暖;大寒大寒,冻死牛。”
立秋
特点:秋季的开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度。
经典语录: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处暑
特点:天气逐渐转凉,斗指酉,太阳黄经为150度。
经典语录:
“处暑下雨烂谷箩。”
白露
特点:早晚有露珠,天气凉爽,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65度。
经典语录:
“白露身不露,寒来衣自添。”
秋分
特点:昼夜平分,天气凉爽,斗指酉,太阳黄经为180度。
经典语录:
“秋分天晴必久旱。”
寒露
特点:露珠变冷,天气转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