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之势,也称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 动作或事件来得非常猛烈突然,让人来不及防备。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传达出事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
该成语出自《六韬·龙韬·军势》,原文为:“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在这里,“掩耳”指的是捂住耳朵,而“迅雷不及掩耳”则形容雷声之快,让人来不及做出反应。这个成语的结构为主谓式,可以用作定语或分句,常用来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例如,在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中,就有“因此我给他个掩耳之势的突然袭击,一口把他吃掉,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的用法。
总的来说,“掩耳之势”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通过比喻雷声的迅速,来形容事情发生得突然,让人措手不及。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