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墨客创作的春联,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文学才华,也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代文人春联:
五代十国时期蜀国后主孟昶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明代文学家吕坤
“江山千古秀;花木四时春。”
“春风苏草木;淑气满山川。”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后被改为“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清代画家郑板桥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意指“缺衣少食”)
明朝崇祯年间的重臣洪承畴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清代文学家黄遵宪
“山逥新绮阁,竹掩旧朱扉。”
“诗题红叶梦,酒酿黄龙情。”
“五岳圭稜河气势,六经根枑史波澜。”
“直谅喜来三经友,异书难得比高官。”
“文入妙来无过熟,书从疑处更须参。”
“併光全耀归我月,斥去不御惭其花。”
“花影忽生知月到,竹梢微响觉风来。”
“片帆影挂三分月,一声吞十里潮。”
清代文人袁克文
“神龙乘雾,巨虎出林。”
“种竹养性,画山益寿。”
“常得正念,志行大千。”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因虚更益,以静延年。”
北宋宰相吕蒙正
“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今科侥幸,吃穿有指望,夺取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张三李四登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
“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喧。”
这些春联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们对新年、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通过这些春联,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