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守信和失信的成语或典故如下:
一诺千金:
形容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秦末季布因信誉高而得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美誉。
食言而肥:
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鲁国大夫孟武伯因不履行诺言而被鲁哀公讽刺。
立木为信:
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最终有人将木头搬到北门,商鞅赏了他五十金。
背信弃义: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出自《汉书·高帝纪》,描述季布因守信而得到朋友们的帮助。
出尔反尔:
形容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讲述齐景公对臣民失信的故事。
言而无信: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出自《论语·颜渊》,孔子批评季路不守信用。
轻诺寡信:
轻易许下诺言的,往往很少守信用。出自《老子》,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自食其言:
不守信用,说了话不算数。出自《尚书·汤誓》,商汤告诫臣民要言而有信。
背义负信: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批评魏延不守信用。
过河拆桥:
比喻达到目的后,抛弃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出自《元史·彻里帖木儿传》,形容人的忘恩负义。
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言而有信,守信用,避免失信于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