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这一概念最早出自《礼记·大学》,但广泛流传和使用则是在王阳明(王守仁)的《传习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
《礼记·大学》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传习录》
原文:“只説一箇知,已自有行在; 答 其他答案 知行合一出自《传习录》, “知行合一”意思是,认识与实践才能成为统一的行为,既有明察,对某事物或道理理解深刻,也有精确的行动。来完善对事物的理解.两者是合二为一,互相促进。”
解释: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进一步发展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认识和实践是统一的,既有深刻的理解,也有精确的行动,两者相互促进。
因此,“知行合一”这一概念虽然最早出自《礼记·大学》,但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阐述使其在哲学和教育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