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关于君子的名言如下: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不器。
君子合而不间,小人间而不合。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1.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32. 恭、宽、信、敏、惠。
33.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34.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5.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6.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7.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8.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9.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0.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41.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2.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3.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44. 在乡里,仁德是至美的品德。
45. 如果不追求仁德,怎么能真正了解它呢?。
46. 没有仁德的人,无法长期享受简单的乐趣,也不可能持久享受快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