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家的书法名言众多,以下列举了一些著名书法家的经典名言:
王羲之
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柳公权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卫铄
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张怀谨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陶宗仪
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
李白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南朝梁皇帝萧衍
字势雄逸,如龙跳夭门,虎卧凤阙。
朱和羹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刘熙载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字无百日功。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王妤
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宋·朱文长
询师法逸少,尤务劲险,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里复返,及疲,及布坐,至宿其傍,三日及得法,其精如此。
东晋·王羲之
笔势论。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迟笔法在于疾,疾笔法在于迟,逆入倒出,取势加功,诊候调停,偏宜寂静。其于得妙,须在功深,草草求玄,终难得也。
明·项穆
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
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
唐·欧阳询
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宋·米芾
写字,要心静。心静则字正。
这些名言不仅体现了古代书法家的艺术追求,还包含了他们对于书法技法、创作心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通过学习和体会这些名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法艺术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