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生活在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这是一个 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具体来说,他的生活时期大致是1749年到1832年。
在这一时期, 封建制度日趋崩溃,革命力量不断高涨,欧洲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歌德受到这些社会变革的影响,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了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并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
歌德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的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他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坚力量,这一运动旨在反抗暴政和封建制度,力求回归自然和浪漫。
1775年,歌德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1786年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歌德与席勒交往后,开创了德国的“古典文学”。
歌德的时代背景不仅影响了他的个人生活和创作,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和作品。他的作品如《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都是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以及人们对自由、理性和人性的追求。